欢迎访问三维打印网

当手术遇上科技:3D打印技术远程救治髋臼缺损患者

频道:3D打印新闻 日期: 浏览:181

      赵德伟教授接到了一个来自黑龙江的会诊电话,一名69岁患者,15年前曾因左股骨颈骨折接受当地医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后,患者康复良好,能够正常行走,并且日常工作生活无碍。然而,大约6个月前,患者突然出现左髋部疼痛不适,尽管进行了保守治疗,但症状并未显著缓解。随后,他就诊于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影像学检查显示左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人工关节出现松动,同时周围髋臼存在严重骨缺损。因此,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手术,但患者的髋臼骨缺损问题使手术难度加大。

术前双髋正位X线片


髋关节模型显示患者髋臼缺损严重


为了解决患者的情况,当地医院向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寻求会诊。赵德伟教授率领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通过完善的检查,他们初步排除了肿瘤导致的骨质破坏和假体周围感染等可能性。然而,患者左侧髋臼的严重骨质破坏使得常规手术难以有效植入髋臼假体,因髋臼内壁骨量极其有限。鉴于此情况,赵德伟教授团队制定了左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治疗方案,并利用3D打印辅助技术为患者进行术前规划,使用3D打印多孔钽金属骨缺损一体化修复髋臼杯。

对骨损伤、关节损伤等疾病患者进行3D打印技术修复,可以制造出高度定制化的钽金属髋关节假体,适应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钽金属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够与骨组织良好结合,减少假体松动和感染的风险。3D打印的钽金属假体多孔结构还可以通过表面改性增加骨导入性,促进骨生长和修复。在根据患者的原有骨缺损情况,设计出合适的假体形状和尺寸,避免过度切除正常骨组织,保留更多的骨储备,提高翻修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术前进行逼真的手术模拟,能够最大限度在术前了解患处详情,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提升手术效果。

术前假体设计图


在手术当日,赵德伟教授现场指导,确保手术过程与术前规划精准一致。借助定制化假体,患者的骨缺损等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目前已经顺利出院。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3D打印多孔钽金属定制化假体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多家医院,受到广泛好评。

这种整合3D打印技术和钽金属假体应用的方法,在该患者的手术中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在其他医院也得到了广泛认可。这表明了该技术方案对于解决类似患者的问题是行之有效的,预计将为更多需要复杂骨缺损修复的患者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术后双髋正位X线片



撰稿人:应嘉蔚、段其达


赵德伟教授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大连大学骨科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名医、辽宁名医、大连名医。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可降解镁临床转化联盟首席科学家等。《Microsurgery》杂志副主编,《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副主编,《Journal of Orthopeadic Translation》国际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副主编,《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副主编等。从事骨科及显微外科工作40年,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面独创治疗方法十余种。擅长髋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各期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搭建全国骨坏死治疗中心,推动第三代骨科植入材料的研究及临床转化。主持各类国家级课题10余项,先后各类奖项36项,其中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7部,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56篇,SCI收录116篇,总影响因子 404.97,收录于《Lancet》、《Nature Medicine》、 《Bio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


关键词:3D打印技术

0 留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